Master Go AI体验,当生产力工具引入AI

Master Go AI体验,当生产力工具引入AI

Hang UE designer

最近接到一个设计需求,经过评估后发现其具备两个特点:

  • 功能简单:页面数量较少、不涉及数据跨系统交互、没有复杂的业务流程
  • 整体以展示为主

诶?这听起来好像很适合让 AI 来干。正好也借此机会试玩一下 master go 的 AI 生成界面功能。

需求分析仍然是不可省掉的第一步。拿到产品写的 PRD 文档后,先做阅读理解,脑海里形成一个整体性的概念。然后拆分出系统的不同模块,按照优先级逐一进行“需求润色”。所谓“需求润色”,不是要把文案写得多么巧夺天工,而是要做到条理清晰,言简意赅。需求写得越清晰,AI 生成的效果越大概率接近你的预期。

拿这个项目举例,经过需求分析,我们得知系统是一个智慧医务会诊平台,含有产品介绍页、首页、远程会诊、晨会交班、MDT 会诊四大功能模块。

其中产品介绍页作为一个纯展示性页面,是非常适合 AI 的试金石,我们就以此为例。

首先打开 Master go 的 AI 生成界面功能,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输入框。选择我们要生成的页面类型(网页端或移动端)。Master go 还支持选择实现的前端框架、基础样式,以及上传参考图。
image.png

输入以下文案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网页由导航栏、方案简介、核心功能、客户群体、方案价值、应用场景、成功案例7个模块组成,各模块详细内容如下: 

模块一:导航栏
- 产品 logo 占位图
- 产品名称:智慧医务会诊

模块二:方案简介
- 标题:云视讯智慧医务方案
- 方案介绍:以云视讯协作大屏为承载,配套临床医务系统,面向医院客户,在协同会诊、诊疗视频录制、医学培训场景下,部要云视讯协作大屏配套临床医疗信息化系统,提供智慧医务管理及远程诊疗服务方案,解决医务数字化难题,解放临床生产力,实现便捷、安全的MTD和远程会诊。
- 背景为一张大图,图片以蓝色为主色调,突出医疗、科技的主题

模块三:核心功能
- 核心功能介绍文案:
1. 远程会诊:医院多院区、科室多病区、医联体、医共体可通过PC端、手机端、大屏端参与远程会诊,处理联合门诊、专家会诊、医学影像会诊等
2. 晨会交班:建立便捷高效的晨会交班模块,系统定时自动收集晨会所需的所有数据,包括各类患者人数变化情况,手术患者、病重患者、病情有变化的患者治疗过程情况,方便晨会时直接使用
3. MDT会诊:方便被邀请各学科专家了解病情,及时知晓会诊信息,参与会诊医生可跨时空同步患者病情,方便快速会诊
- 每个功能配以图标,使用卡片式设计,突出重要信息

模块四:客户群体
- 客户群体介绍文案:
1. 基层医院:基层医院由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,专业医生数量有限,对于疑难杂症和复杂病例的诊断能力不足。通过远程会诊系统,基层医院可以与上级医院的专家进行实时交流和会诊,获取专业的诊断意见和治疗方案,提高医疗服务质量,减少误诊和漏诊,更好地服务当地患者。
2. 专科医院:一些专科医院可能在某些特定领域具有优势,但面对跨学科的复杂病例时,需要借助其他医院的专家力量。远程会诊为专科医院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,能够实现多学科专家的协同会诊,为患者制定更全面、更精准的治疗方案。
3. 大型综合医院:大型综合医院虽然医疗资源丰富,但专家的时间和精力有限。远程会诊可以帮助这些医院更高效地利用专家资源,扩大服务范围,提升医院的影响力和竞争力。同时,也有助于医院内部不同科室之间的沟通协作,提高整体医疗效率。
- 每类客户配以图标,采用卡片式布局,清晰展示各类客户特点

模块五:方案价值
- 方案价值介绍文案:
1. 提升交班效率:建立便捷高效的晨会交班系统,通过该系统可定时自动收集晨会所需所有数据
2. 信息及时同步:方便被邀专家了解病情,及时知晓会诊信息,方便快速会议
3. 多端共享信息:多院区、科室、医联体、医共体在PC端、手机端、大屏端参与会诊
- 每个功能配以图标,使用卡片式设计

模块六:应用场景
- 应用场景介绍文案:
1. 医院多院区、科室多病区远程协作
2. 互联网诊疗
3. 培训教学
- 每个场景配以实景图片

模块七:成功案例
包括案例封面、案例名称、案例介绍。
- 案例封面:使用实景图片
- 案例名称:无明确文案,可围绕主题自由杜撰
- 案例介绍:无明确文案,可围绕主题自由杜撰

整体风格清新明亮,采用统一的设计语言,图标大小、圆角保持,图片采用统一风格。

静待片刻,我们得到了第一版的效果图:
BODY-6766530@3x.png
可以看到整体效果差强人意,但仍存在配图质量不高、版式设计重复等问题——说白了,设计感不强,整体比较老派,政务风。不过我也没期望能一版定稿,接下来便是针对各个模块进行单独的调教。

Master go 提供了局部修改的功能,基本能做到“指哪儿打哪儿”。
image.png

在经过一番折腾后,最终确定了一个比较满意的版本:
1920@3x.png

其他模块如法炮制,便能得到一个整体的初步设计方案。
容器 4282@3x.png

注意,不要期望仅靠 AI 抽卡就完成全部工作。基本大部分页面都需要进行手动调整,AI+人 才是最强的生产力。

目录
Master Go AI体验,当生产力工具引入AI